病虫情报第2期
小麦纹枯病发生趋势及防治技术意见
一、发生趋势:预计全市呈中等发生,部分田块呈偏重发生,面积约200万亩。
二、主要依据
1、当前病情基数偏低:据三县植保部门2月26—3月3日调查,小麦纹枯病平均病株率为3.9%(0—15%),较去年同期减少15-54.9%。
2、品种与苗情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目前我市小麦大多处于返青至拔节期,由于种植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普遍对小麦纹枯病抗性低,加之部门田块播种量偏大,密度偏高,田间荫蔽,有利于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和扩展。
3、气候条件无不利影响:据气象部门预报,预计3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少。气候条件对小麦纹枯病发生无明显不利影响。
三、防治技术意见
1、农业防治
结合春季小麦田间管理,科学施用氮、磷、钾肥;做好清沟沥水,降低田间湿度,改善田间小气候。
2.适时开展防治:
1、防治适期:即日起至 3月20前
当田间纹枯病病株率达到10%以上的需药剂防治,每亩选用井冈·蜡芽菌悬浮剂、苯甲·丙环唑、噻呋酰胺等,兑水40公斤喷雾。
四、注意事项:
1、 施药时要对准小麦茎基部喷雾,确保防治效果。
2、若部分田块小麦蚜虫(百株蚜量300头)或麦蜘蛛(每尺行长达200头以上)需用药防治,防治药剂可选用阿维菌素、联苯菊酯等防治麦蜘蛛,吡蚜酮或啶虫脒防治小麦蚜虫。
3、发生冻害或叶尖发黄的田块可增施叶面肥,促进苗情转化升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