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18年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认定工作的通知
各县(区)农委、财政局、林业局、农机局、畜牧水产局:
按照《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皖办发〔2017〕61号)精神,经研究,决定组织开展2018年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认定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一)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符合《蚌埠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认定办法(试行)》规定的申报条件(其中工商注册截止时间为2016年3月31日前),从县(区)级示范社中择优推荐。
(二)市示范家庭农场:符合《蚌埠市示范家庭农场认定办法(试行)》规定的申报条件(其中工商注册截止时间为2017年3月31日前),从县(区)级示范家庭农场中择优推荐。
(三)增设申报条件。
1.农民专业合作社必须录入农业部“新农直报系统”,家庭农场录入农业部家庭农场名录系统。
2. 三县的合作社成员中至少吸纳5户贫困户入社;家庭农场流转贫困户土地或吸纳贫困户劳动力3户以上。
3. 农产品生产类型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必须建立并有效实施安全间隔期和休药期制度。
二、申报程序
(一)县(区)行业管理部门按照上述条件组织示范主体申报、初审。
(二)县(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汇总本辖区各行业管理部门推荐申报材料,并会同有关行业管理部门、财政局负责对其所辖县(区)推荐的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场,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核后,与县(区)财政局联合行文推荐到市农林委、市财政局。
(三)市农林委、市财政局组织复审、专家评审、审定、公示后,联合发文公布。
三、申报时间和材料
(一)各县(区)于5月30日前将有关材料电子版(含证明材料影印件)、纸质材料1套以及汇总表(电子表格)报市农林委经管科,邮箱bbnwjgk@163.com。市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申报材料分别按附件1、附件2要求报送。
(二)申报材料格式、内容总体比照上年。但需要增加以下内容:
1.在首页单独提供合作社理事长和家庭农场主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必须与工商执照完全一致)。
2.贫困地区的合作社成员中至少吸纳5户贫困户入社,带动产业脱贫,并提供贫困户的名册(姓名、所在村组、联系方式);家庭农场流转贫困户土地或固定用工、短期用工雇佣当地贫困户3户以上名册(姓名、所在村组、联系方式)。
3. 农产品生产类型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必须建立并有效实施安全间隔期和休药期制度。
四、有关要求
(一)同等条件下,带动贫困农户多的优先推荐,非贫困地区经营主体跨区域到贫困地区领办创办合作社家庭农场的优先推荐;开展土地股份合作和“三变”改革试点的合作社优先推荐;开展托管半托管粮食规模生产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类的合作社优先推荐;开展种养结合的适度规模家庭农场优先推荐。
(二)县级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申报,督导申报主体如实提供相关材料,不得弄虚作假。
(三)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辖区推荐申报主体的信息汇总和审核把关。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认真做好申报材料真实性审查、审核等工作。本着明确职责分工、权责相当的原则,谁推荐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认真做好申报推荐工作。
(四)严格申报程序,严明工作纪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
联系人:刘春丽 3110825 赵成毛 2047460
附件:1.蚌埠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申报条件
2.蚌埠市示范家庭农场申报条件
3.2018年申报蚌埠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信息汇
总表
4. 2018年申报蚌埠市示范家庭农场信息汇总表
2018年4月24日
附件1
蚌埠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申报条件
一、申报条件
(一)依法登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登记设立,运行2年以上。
(二)证照齐全。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工商注册号、纳税人识别号齐全。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独立的银行账号。
(三)组织机构健全。按照章程规定,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会”健全,并设有与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内部工作机构。
(四)内部制度健全。有符合条件的财会人员,建立了财务管理、成员账户、盈余分配、培训、质量追溯等制度。
(五)带动能力较强。
1.种植业合作社成员达到150户以上。
2.畜禽、水产及其它养殖合作社成员达到100户以上。
3.水果、花卉苗木合作社成员达到50户以上。
4.土地流转合作社成员达到100户以上。
5.农机合作社成员达到30户以上。
6.农民用水合作社成员达到50户以上。
7.其它产业及类型合作社成员达到50户以上。
8.带动非成员户达到300户以上。
(六)生产经营规模较大。
1.粮棉油生产合作社统一生产经营面积达到2000亩以上。
2.蔬菜生产合作社统一生产经营面积达到:露地蔬菜500亩以上,大棚蔬菜100亩以上。
3.畜牧养殖合作社年饲养量达到:生猪年出栏10000头,奶牛年存栏300头,肉牛年出栏1000头,羊年出栏5000只,肉鸡年出栏300000只,蛋鸡年存栏50000只,鸭(鹅)年存栏30000只。
4.水果、花卉、苗木经营面积500亩以上。
5.水产养殖合作社养殖水面:池塘面积达到500亩以上,湖泊、水库等5000亩以上。
6.从事农田作业服务的农机合作社拥有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等动力机械20台以上,从事其他农机服务的农机合作社拥有相应机械设备10台(套)以上,年作业服务面积20000亩以上或年农机经营服务收入100万元以上。
7.农民用水合作社灌溉面积达到20000亩以上。
8.其它产业及类型合作社按业绩评定,申报条件可以适当放宽。
9.各类合作社年营业额达到500万元以上,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资产总额150万元以上。
(七)社会声誉良好。
1.遵纪守法,社风清明,诚实守信,在当地影响大,示范带动作用强。
2.没有发生生产(质量)安全事故、环境污染、损害成员利益等不良事件,没有行业通报批评、媒体曝光等不良记录。
二、示范社建设标准。
(一)章程制度完善。
1.参照农业部《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结合本社实际制订了完善的合作社章程。
2.有成员加入和退社制度。
3.有健全的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及会议召集、议事表决制度和社务公开制度。
4.有明确的理事会及理事长、监事会及监事长职责和内设工作机构负责人的岗位责任制度。
5.有完善的财务管理、财务公开、盈余分配等制度。
6.有安全生产管理、产品生产记录、产品质量追溯制度。
7.有经营管理人员和档案管理制度及其它内部规章制度。
(二)运行管理民主。
1.实行民主决策。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成员(代表)大会,并有完整的会议记录和所有出席成员(代表)会议的成员签名。大会选举、重大事项表决、重大财产处置等事项实行一人一票制,附加表决权总票数不超过基本表决权总票数的20%。
2.实行民主管理。理事会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并有完整的会议记录。
3.实行民主监督。监事会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并有完整的会议记录。每年于年中和年底对本社社务、财务进行公开,接受成员监督。
(三)财务管理规范。
1.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和业务需要设置会计账薄,编制会计报表,或委托代理记账机构代理记账、核算。财会人员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和出纳互不兼任。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及其直系亲属不得担任合作社的财会人员。
2.根据章程规定提取公积金,并量化为每个成员的份额记入成员账户。
3.为每个成员设立成员账户,主要记载该成员的出资额、量化为该成员的公积金份额、该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和返还盈余等。
4.可分配盈余按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返还总额不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非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合作社要有健全的盈余分配制度。
5.各级财政直接补助形成的财产平均量化到成员账户。
6.每年组织编制合作社年度业务报告、盈余分配方案或亏损处理方案、财务状况说明书,并经过监事会审核,接受成员质询;监事会负责对本社财务进行内部审计,或由成员(代表)大会委托审计机构对本社财务进行审计,审计结果向成员(代表)大会报告。
7.自觉接受当地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对其财务会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四)市场竞争力强。
1.合作社涉及的主要产业是县级或县级以上行政区域优势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
2.生产经营规模高于当地同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平均水平。
3.生产食用农产品的专业合作社所有成员能够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完整记录生产全过程,实现产品质量可追溯。
4.生产食用农产品的专业合作社产品实行统一的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建立并有效实施安全间隔期和休药期制度,拥有注册商标,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或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
5.生产食用农产品的专业合作社在城市社区建立连锁店、直销点、专柜、代销点,开展网上营销,流通渠道稳定顺畅。
(五)服务成效明显。
1.入社成员数量高于本县(市、区)同行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平均水平,农民占成员总数的80%以上,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成员不超过成员总数的5%。
2.为成员提供信息、技术培训、家庭生产经营指导、农机维修、农资供应、农产品销售等服务。成员主要生产资料(初入社自带固定资产除外)统一购买率、主要农产品统一销售(提供)率超过80%,新品种、新技术普及推广。
3.成员户收入高于当地同行业非成员农户收入30%。
(六)信息化建设水平高。
1.配有电脑等硬件设备。
2.建立了专业网站。
3.有2-3名专(兼)职信息员(其中合作社负责人1名)。
三、申报材料
1.蚌埠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申报书和汇总表。
2.农民专业合作社营业执照复印件(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工商注册号、纳税人识别号必须与工商执照完全一致。若已经实行“三证合一”的,只需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3.合作社章程、各项规章制度、成员个人帐户(5户以上)、盈余分配方案(复印件)。
4.产品注册商标、质量认证书;蔬菜、水果和畜禽水产品等生产有“三品一标”认证或使用,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或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证书(复印件)。
5.合作社的资产负债表、盈余及盈余分配表和成员权益变动表,上年度财务审计报告。
6.信息化建设相关证明(诸如:网站、硬件配套图片,信息员工作照等)。
7.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证明文件。
8.依法完成2017年度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年报信息公示,并未被工商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要提供同级工商部门出具的证明)。
9.具有常年对应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由县行业主管部门提供证明,注明辅导员相关信息和联系方式备查)。
10.必须体现实施绿色增长技术(要注明主要技术内容,并有对应的辅导员签名证明)。
11.贫困地区的合作社成员中至少吸纳5户贫困户入社,带动产业脱贫,并提供贫困户的名册(姓名、所在村组、联系方式)。合作社中固定用工或短期用工雇佣当地贫困户的要提供名册(姓名、住址、联系方式)。
12.银行部门出具的法人征信报告。
13.农民专业合作社必须录入农业部“新农直报系统”(手机或电脑截图复印件)。
14.提供合作社理事长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提供合作社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机构名称(必须与工商执照完全一致)。
附件2
蚌埠市示范家庭农场申报条件
一、基本条件
(一)家庭农场经营者应具有农村户籍或者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是具有承包经营权的自然人;
(二)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
(三)以农业收入为主,农业净收入占家庭农场总收益的80%以上;
(四)经营规模达到当地县级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规模标准且相对稳定;
(五)对其他农户开展农业生产经营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二、认定标准
(一)注册登记1年以上。
(二)适度规模经营。
种植业:粮油集中连片规模在200亩以上,设施蔬菜(含瓜果,下同)达到20亩以上,露地蔬菜达到200亩以上。
畜牧业:生猪年出栏达到1000头以上,羊年出栏达到500只以上,奶牛年存栏50头以上,家禽年出栏10万只以上。
水产养殖业:规模养殖面积达到100亩以上。
经果:葡萄、苗木、花卉等达到100亩以上。
特种种养业占地100亩以上,种养结合的综合性农场在200亩以上。
(三)土地流转年限在5年以上(以流转合同为准);林场经营的土地权属清楚、协议完备,土地流转年限不低于20年。
(四)有与生产经营相适应的场房场地和处理日常事务的场所。
(五)有与生产经营相适应的生产基础、配套设施,农业机械装备,农业生产主要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
(六)按照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生产投入品的采购和使用有详细记录,建立并有效实施安全间隔期和休药期制度,并建立档案,做到产品质量可追溯;产品销售基本上实现订单化,订单销售量占生产总量的60%以上。
(七)产品拥有自主品牌和注册商标,实行品牌化经营。蔬菜、水果和畜禽水产品等有“三品一标”认证或使用,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或农产品地理标志。
(八)运用农业科技知识和信息化手段服务生产全程,提高生产经营水平。
(九)土地产出率、经济效益提升明显,家庭农场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其成员年人均纯收入高于本县(区)农民人均纯收入40%以上;市级示范家庭林场年纯收入高于其他同类农户20%以上,对周边农户具有明显示范带动效应。
三、申报材料
(一)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审批表和汇总表;
(二)工商登记证明材料(副本复印件),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工商注册号、纳税人识别号)齐全;
(三)2017年度家庭农场基础台账全年汇总表及2018年1-3月份的分月台账表各一份;
(四)土地流转合同、林权证明和土地流转协议(复印件);
(五)从业人员身份证明;
(六)“三品一标”认证使用和注册商标相关证明(复印件);
(七)生产技术规程、标准、相关制度;
(八)与超市、直销中心、企业、学校、机关食堂、餐饮企业等产销对接的订单证明材料(复印件);
(九)获得各类奖牌、特色农产品,驰名、著名商标等荣誉证明材料(复印件);
(十)县(区)级示范家庭农场证明文件;
(十一)依法完成上年度家庭农场年报信息公示,未被工商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要提供同级工商部门出具的证明);
(十二)具有常年对应的家庭农场辅导员(由县行业主管部门提供证明,注明辅导员相关信息和联系方式备查);
(十三)必须体现实施绿色增长技术(要注明主要技术内容,并有对应的辅导员签名证明);
(十四)种植业类家庭农场土地规模超过1000亩的,不予推荐;
(十五)家庭农场主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机构名称(必须与工商执照完全一致);
(十六)银行部门出具的法人征信报告;
(十七)贫困地区家庭农场流转贫困户土地或固定用工、短期用工雇佣当地贫困户3户以上名册(姓名、所在村组、联系方式);
(十八)家庭农场必须录入农业部家庭农场名录系统(手机或电脑截图复印件)。
附件3
2018年申报蚌埠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信息汇总表
填报单位: (盖章) 负责人签名: 填报人: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
市别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农民合作社名称(须与工商执照名称一致) |
理事长情况 |
身份证号码 |
地址 |
手机号码 |
注册登记时间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实有成员情况 | |||||
姓名 |
性别 |
文化程度 |
实有 成员总数 |
其中: 贫困户 成员数 | ||||||||
1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序号 |
市别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成员出资总额(万元) |
2017年固定资产净值 (万元) |
2017年经营总收入 (万元) |
2017年盈余返还总额 (万元) |
可分配盈余按成员 与本社交易量(额) 返还比例 |
主要生产经营项目(可填3项) |
农作物种植规模(亩) |
其他林果茶等特产业 规模(亩) | ||
1 |
|
|
|
|
|
|
|
|
|
2 |
|
|
|
|
|
|
|
|
|
序号 |
市别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畜禽养殖规模(万头、只、羽) |
水产养殖规模(亩) |
植保服务 面积(亩) |
农机服务 面积(亩) |
其他类社会化服务面积(亩) |
是否加入产业化联合体 |
合作社成员中注册家庭农场个数 |
是否开展休闲农业/去年产值(万元) |
是否开展电商/去年网上销售额(万元) | ||
1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序号 |
市别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是否在贫困地区 |
雇佣贫困户用工数(全年总用工天数) |
是否返乡农民工 领办 |
是否返乡 大中专学生领办 |
是否返乡退役军人领办 |
休药期制度是否建立并上墙 |
是否录入 农业部“新农直报系统” |
是否在民族乡村 |
合作社是否建立党支部 | ||
1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序号 |
市别 |
35 |
36 |
37 |
备注 | |||
合作社带动社员以外的 小农户数 |
注册商标 |
产品通过以下哪种认证 | ||||||
有机 |
绿色 |
无公害 |
地理标识 | |||||
1 |
|
|
|
|
|
|
|
|
2 |
|
|
|
|
|
|
|
|
附件4
2018年申报蚌埠市示范家庭农场信息汇总表
填报单位: (盖章) 负责人签名: 填报人: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
市别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家庭农场名称(须与工商执照名称一致) |
工商登记时间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法人代表 |
身份证号 |
性别 |
文化程度 |
手机号码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序号 |
市别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17年 总收入 (万元) |
2017 净利润(万元) |
家庭内从业人数(人) |
主要农产品(可填3个) |
生产规模(亩、头、羽、尾) |
注册商标 |
是否返乡农民工 |
是否返乡大中专学生 |
是否返乡退役军人 |
是否列入省青年农场主培育对象 |
是否加入产业化联合体 | ||
1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序号 |
市别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是否加入农民 合作社 |
是否开展 休闲农业/ 去年产值(万元) |
是否开展电商/ 去年网上销售额(万元) |
是否在 贫困地区 |
雇佣贫困户 用工数(全年总用工天数) |
休药期制度是否建立并上墙 |
是否 在民族乡村 |
是否录入农业部家庭农场 名录系统 |
备注 | ||
1 |
|
|
|
|
|
|
|
|
|
|
2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