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三举措打造一流国家湿地公园
我市投资近6500万元打造具有淮河流域河道湿地特色的一流国家湿地公园。
一是夯实基础。因地制宜的做好湿地公园建设规划,制定湿地保护方案,建立湿地资源日常管理台账,明确职责权限、管理程序和行为准则。建成地理信息系统及公园网站,建成2000平方米的游客中心、游船码头等。组建综合执法队伍,24小时值班巡逻。
二是湿地保护。加大宣传湿地保护的重要意义,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和关注湿地工作的良好局面。建设600平方米宣教中心开展宣教活动,完成音乐风光片制作,印刷并发放4000份宣传折页、宣传册。委托安徽大学、天晟环保公司等开展环境监测;成立湿地公园管理处,建成湿地综合服务站,树立115处界碑界桩,建设10公里防护沟,
三是生态修复。通过栖息地恢复、清淤、围垦区湿地营造等措施积极扩大湿地面积,改善湿地生态。拆除违建500多平方米。恢复植被35公顷,封湿保育400公顷,退耕、退渔还湿270公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