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荐全省农技推广工作优秀集体和优秀个人的公示

发布日期:2023-03-23 14:51 信息来源:蚌埠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量: 【字体:  

根据《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关于组织开展全省农技推广工作优秀集体和优秀个人的通知》(农技办函〔20236号)精神,经自下而上推荐评选,结合工作实际拟推荐怀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全省农技推广工作优秀集体,钱超、徐家忠、邹光振、李耀、朱健康为全省农技推广工作优秀个人。现将全省农技推广工作优秀集体和优秀个人评选条件、拟推荐集体和个人基本情况、主要事迹予以公示,公示时间:2023323日—27日。在公示期内如有异议,请拨打电话向蚌埠市农技中心反映(联系电话0552-2046123)。

附件:1.全省农技推广工作优秀集体和优秀个人评选条件

2.拟推荐全省农技推广工作优秀集体和优秀个人基本情况

3.拟推荐全省农技推广工作优秀集体和优秀个人主要事迹

2023323

附件1

全省农技推广工作优秀集体和优秀个人评选推荐条件

(一)全省农技推广工作优秀集体评选条件

1.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 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牢 固树立“四个意识” ,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切实做到“两个维护”,立足粮食发展安全大局,深入实施“两强一增”行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2.规章制度健全,运行管理规范,工作机制健全完善,推广工作任务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先 进实用农业技术指导服务培训有力,先进技术试验示范工作扎实;科学开展农作物苗情监测工作,建立监测人员AB岗制度,分工明确,及时按要求上报监测结果,农技推广及苗情监测工作卓有成效。

3.具有固定的试验示范基地,且设施条件完善,试验示范内容丰富、技术先进;苗情监测点布局合理,能够代表当地生产实际情况,监测数据记载准确清晰,苗情监测分析报告具有针对性、科学性、指导性;能够及时发布作物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为农民提供高质量公共服务。

4.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风过硬,严 守各项纪律规矩, 农技推广和苗情监测工作得到群众认可,没有发生违纪违法事件。

(二)全省农技推广工作优秀个人评选条件

1.政治立场坚定,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认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

2.热爱农技推广事业,具有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专业素质、工作能力,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履职尽责,勇于创新,敢于担当,求真务实,甘于奉献,品行端正,作风正派,能够发挥表率作用,传送榜样力量。

3.从事农技推广、苗情监测等工作能力表现突出,能够提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技术措施,指导应用生产实际,工作业绩显著,受到群众好评;廉 洁自律,无违法违纪行为。

4.从事农技推广工作3年以上。

附件2

拟推荐全省农技推广工作优秀集体

和优秀个人基本情况

一、全省农技推广工作先进优秀集体推荐对象基本情况

序号

单位名称

人员总数

负责人

主管部门

1

怀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1

陈道群

怀远县农业农村局

二、全省农技推广工作优秀个人推荐对象基本情况

序号

姓名

性别

民族

政治面貌

学历

工作单位

职务/职称

1

中共党员

怀远县龙亢镇农业技术服务站

站长、农艺师

2

徐家忠

中共党员

固镇县刘集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

农艺师

3

邹光振

中共党员

固镇县石湖乡经济发展服务中心

农艺师

4

耀

中共党员

五河县大新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

农艺师

5

朱健康

中共党员

五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农艺师

附件3

拟推荐全省农技推广工作优秀集体

和优秀个人主要事迹

一、怀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推广工作先进事迹

在局党委领导和省、市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怀远县农技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完成了省下发的作物苗情、农情信息定点监测及农业项目等工作,开展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和农业技术指导服务。

一是扎实做好技术指导服务,促进全县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通过开现场会,制定田管技术意见,发放到各乡镇农技站用于技术宣传,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印发技术明白纸5余万份。培训技术骨干600余人次,培训农民5000余人次。共撰写各类技术管理意见和《农情信息》40余期。

二是苗情监测和农情田间信息报送工作稳步推进。按省农业农村厅要求,我县被列入全省小麦、水稻、大豆、玉米省级苗情监测点,各作物苗情监测点数达到19个,其中小麦监测点7个,水稻监测点6个,玉米监测点3个,大豆监测点3个。全年对四大作物进行苗情调查近100余次,撰写监测报告50余篇,在淮西现代农业示范区、古城镇水海村、徐圩乡陆湖村三个固定监测点,开展小麦、水稻、玉米田间定点信息采集、信息系统填报等工作。

三是强化重大病虫害防控,降低病虫草危害程度,实现“减灾、增收、减药”目标。加强小麦赤霉病、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发生监测与防控,推进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全年实施统防统治300多万亩次,其中无人机防治作业面积达60多万亩次以上;同时做好种子产地检疫、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黄瓜绿斑驳病毒等疫情阻截防控。确保了全县没有出现大的病虫危害,确保全县农药减量使用1%目标任务的完成。

四是加强耕地质量监测、推进化肥减量增效,稳步减少化肥使用量。布设耕地质量监测调查点267个,初步建成覆盖全县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完成全县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和怀远县耕地等级评价等工作。围绕“精”“调”“改”“替”四大技术路径,推动化肥施用减量增效。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实现精准施肥、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力争全县化肥减量施用3.5%以上。

五是试验示范有序进行。县农技中心较好的完成了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安排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籽粒玉米生产试验、水稻品种比较试验等。

六是继续开展玉米、小麦、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活动。在全县建立多个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按照“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节本增效同步、生产生态并重”的要求,落实“三推“和“三节’技术,解决生产中的关键问题,促进农作物单产提升、效益增加和环境友好。2022年承担完成了玉米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小麦全程化社会服务、水稻机条播社会化服务和病虫害统防统治等项目,开展了小麦、水稻高产竞赛活动,带动了全县粮食生产面积、单产、总产“三增”的良好局面。

二、钱超同志先进事迹

本人热爱农技推广事业,政治立场坚定,坚决拥护共产党领导,认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牢固树立“两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

1、认真做好苗情监测和农情田间信息报送工作。能够按照县农业农村局、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要求,认真做好小麦、水稻、大豆、玉米苗情监测点工作,合理布局作物苗情监测点,全年对四大作物进行苗情调查近50余次,配合开展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田间信息采集、信息系统填报等工作,全年共发放苗情监测技术明白纸2万余份。

2、积极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开展糯稻生产基地建设,选用高产优质品种为皖垦糯一号;推广应用的新技术主要有: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

3、创建示范基地,以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工作。建设糯稻生产基地,以龙亢村为中心带动附近多个村集体,2021年示范面积达到5000余亩,2022年进一步扩大到7000余亩,2023年预计10000余亩,建设龙亢镇万亩糯稻产业生产基地,采用“四节一保六统一”带动农户增产增收,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多达40人,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4、强化技术培训与人才培养。开展特色种养培训、糯稻产业技术化培训、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培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培训等。人才培养方面以挖掘本土人才如应届毕业生、种植大户、种植能手等,通过建立人才备选库做好科技人才培养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三、徐家忠同志先进事迹

在农业农村局和镇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坚持农技推广和产业强县目标导向,围绕刘集镇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作物和甘蔗、甜瓜、羊肚菌、艾草和紫薯“五大特色产业”,积极做好技术服务。2022年刘集镇14.5万亩小麦喜获19连丰,高产达750公斤/亩以上。渡口村发展60亩甘蔗,成立固镇县糖鸣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红糖产品”。我作为一名农技人员,从整地播种到成熟收获,一直服务。在田圩村甜瓜大棚里,我经常与种植户陈栋交流甜瓜种植管理技术,技术服务全镇15个村居的800多亩艾草和7个村居1000多亩“泰紫薯1号”紫薯,全部订单生产。通过不懈努力,五大产业均获得满意成绩,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认真履职尽责,做好农技推广服务和苗情监测工作。全年推广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10余个,认真做好小麦玉米苗情监测与分析并制定田间管理意见,落实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150亩。同年被聘为科技特派员,指导服务刘集镇及杨圩村科技发展,并被推荐为蚌埠市优秀科技特派员。

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科技示范户开展技术指导服务,遴选培育高素质农民18人,协助创建了如“金香丝”粉丝、“薯香园”粉丝、“谷阳艾草”等农业品牌,为固镇县高质量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四、邹光振同志先进事迹

在农业农村局和乡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我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指导下,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还有很大的不足。

1、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提高业务工作能力。作为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最基层农业战线上的工作者,只有自己掌握农业生产知识、生产技术,才能进行推广应用。首先加强自身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县农业专家学习,在工作中遇到不懂问题随时向县专家请教。其次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为农服务意识。宣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一系列的强农惠农政策。虚心向种植能手请教,深入田间地头,搞好田间调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2、圆满完成科技示范户工作。今年来,本着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升我乡粮食生产能力的指导思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较好的完成了预定目标。我负责的科技示范户共10户农户,其中玉米示范户3户种植面积4亩,辐射带动周边2个村的50400亩的玉米种植。今年最高单产为65043 kg/亩,最低单产为520.22 kg/亩,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今年小麦示范户7户,最高单产640kg/亩,最低单产500kg/亩,带动周边3个村居100户左右,达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 。

3、认真履职尽责,做好农技推广服务和苗情监测工作。全年推广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10余个,认真做好小麦玉米苗情监测与分析并制定田间管理意见,落实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320亩。

4、推进科技合作,新品种种植。带领村两委积极创新,引进儿菜种植,由儿菜种植大户带头进行了轮作种植示范,将儿菜与玉米合种,这样既能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土地的产出,又改良培肥了土壤,更能有效地保护耕地。儿菜品质远超从前,一亩地预计收入5000元,玉米每亩一季产出2500元。给当地群众带来经济效益。我行政包村的益丰生态公司和安徽科技学院开展合作,成立高校加企业的模式,有益丰公司出具项目需求,提供项目经费,负责项目实施,科技学院设计完成项目实施方案,提供技术服务,申请专利。此项目开展为益丰生态公司创收100多万元。

五、李耀同志先进事迹

本人从事基层农技推广已近29年,我始终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认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

1994年从安徽省宿县地区农业学校毕业分配,至今一直在边远乡镇工作,我始终牢记我们宿县地区农校校长在我们毕业纪念册上的亲笔题词,“绿色田野的希望在你们身上”。所以自工作以来,我始终致力于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增强服务“三农”的能力,爱岗敬业,履职尽责,勇于创新,敢于担当,求真务实,甘于奉献,积极发挥表率作用。

早期主要参与小麦456高产公关、水稻旱育稀植、抛秧技术推广,地膜覆盖种植技术推广,切实提高了小麦、水稻、花生等农作物的产量,指导农户开展水稻叶枯病、锈病等病害、稻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虫害防治。指导农户开展小麦赤霉病、纹枯病等病害防治。后期参与科技入户,指导科技示范户及辐射户采用新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完成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完成玉米草地贪夜蛾监测和防治工作。完成中央财政耕地质量保护暨化肥减量增效等工作。在扶贫工作中,我包保毛滩村,完成贫困户特色种养技术指导工作。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我担任第八批选派帮扶驻韩台村工作队队员,由于工作出色,被五河县委评为优秀驻村工作队员。并受县科技局委派担任韩台村科技特派员,出色完成为广大农户服务的工作,得到广大农户的一致好评。

承担辅助完成小麦、大豆苗情监测工作,2018以来认真做好小麦苗情监测,在小麦关键生长时期,无论刮风下雨或其他恶劣天气,都下到田间,认真记录小麦品种,播期,株距,行距,出苗日期,分蘖日期,叶数,出穗期,杨花期,灌浆期等,为小麦生产管理提供重要指导依据。认真记录大豆品种,播期,行、株距,出苗日期,分枝发生日期,分枝数,叶片数,开花日期,结荚日期,收获期等,为大豆生产管理提供指导依据。在得到上级领导认可的情况下,今年我又增添了玉米辅助完成苗情监测任务,我一定会一如既往的做好苗情监测工作,为农作物生产管理提供指导依据,为农业丰产丰收提供有力保障。

六、朱健康同志先进事迹

朱健康,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业的情怀深入内心,当年报考大学时,7所院校21个专业填报的全都是农业类院校,可见其对农业的执着。在参加工作的2000多个日子里,他风里来雨里去,不停的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送技术搞培训,用青春和汗水让农业科技落地,用学识和双手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掌舵导航。因为长期参于农业技术培训、包村联户等工作而广为群众熟悉。

他和农业结缘,不仅因为是安徽农业大学毕业的学生,更因为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2017年在我单位工作以来,他一直从事农业技推工作和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2020年还承担了苗情监测、蔬菜生产和“三品一标”认证工作。为了农业增效、农民丰收,他心无旁骛的在粮食新品种引进示范、新技术新设施推广、实用技术培训、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指导、脱贫攻坚等方面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始终坚守在农业生产一线,和农民做朋友,走千家,访万户,乐此不疲。他服从组织安排,任劳任怨。每次对组织交办的新工作、新任务,他都能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团结同志,奋发有为,圆满完成任务并实现跨越式进步。

他在承担农技推广和苗情监测工作中,联系指导农技推广示范户30余户,种植面积5000余亩,辐射带动农户500多户,辐射带动种植面积5万多亩。累计增加粮食产量1万余吨,同时通过新技术的推广有效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增加了社会效益。在苗情监测工作中,他认真负责,工作仔细,只要到了苗情监测的日子,无论严寒、无论酷暑、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都挡不住他去田间脚步。对待数据他也极其严苛,一定要做到数据的绝对真实。他说过真实的数据是一切工作基础,只有把真实的苗情数据汇总上报系统,才能进行系统数据分析,才能正确的指导广大农户进行科学的田管,促进种植技术的推广与普及。

他在承担“三品一标”认证工作中,积极学习业务知识,很快就取得了相关工作证书。由于大部分农业生产主体工作繁忙、学历不高、知识有限,而“三品一标”的认证是复杂而漫长,对于认证主体来讲很难独自完成。他深知农业生产者的辛劳与不易,自愿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或是周末或是夜晚,无论是寒冬、无论酷暑,只要主体需要他,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2022年春节,五河县迪宇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在申报绿色食品的过程中,双孢菇出现了虫害,在使用物理和生物方法防治后仍不见效果,就在合作社的负责人钱振宇准备放弃的时候,他知道了这件事,马上放弃了休假,冒着严寒,连夜赶到了现场,通过一夜的忙碌,终于找到了在双孢菇上允许使用的“绿色食品”农药,化解了这次危机。在他的努力下,“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成绩喜人,五河县先后有42个绿色食品、48个无公害农产品、1个有机产品和6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通过农业农村部认定。

他在承担在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中,为了维护脱贫户切身利益,保证项目公平公正的实施,无论是三九寒冬还是夏日炎炎,或是田间地头或是畜禽圈舍,都有他匆匆忙碌的身影,认真详实,一丝不苟。201910月中旬,小溪镇群众对该镇霍庄村的2户贫困户养殖的草鸡申报奖补数量提出质疑,他踏着夜色,赶到脱贫户家中,对饲养的草鸡逐一清数核实,当他一身污物从圈舍里出来,向围观群众公布结果时,大家都挑起拇指。

他在承担蔬菜生产工作中,深入蔬菜生产主体,联系问题企业,科学破解问题,促进工作顺利开展。几年来为朱顶镇的群力蔬菜专业合作社、新集镇的春辉蔬菜种植家庭农场等20多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实际困难与问题就有30余项,助推新建标准钢架蔬菜大棚达到2850亩。202072日,突如其来的一夜暴雨,让他一夜未眠。天还没有全亮,他就穿着雨衣骑着电瓶车到了朱顶镇陈台村1200亩正在上市期的大棚辣椒田边,查看辣椒受灾情况、指导排水降渍。在那以后的几天里,他吃住在了基地,逐户逐棚指导种植户灾后恢复生产,手把手的指导受灾户量身定制工作方案,帮助受灾大棚种植户给过水的辣椒遮阴、叶面喷水、追肥等,最大限度的减轻了暴雨带来的损失。

2021年春季疫情防控期间,因为道路管控等原因,收货的客商进不来,产品也送不出去,很多蔬菜种植户的产品出现了销售问题,在那些日子里,他和同行一起,奋勇当先做起了义工,一方面广泛收集县内亟待销售的蔬菜产品信息,一方面联系客户、组织相关人员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开展配送到居民小区、到社区服务,仅3-4月间,就为22个蔬菜种植户、6个贫困户销售产品近70余吨,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

为促进农业高效发展,有效应对传统农业增收增效空间日益缩小的情况,多年来,他主人翁的姿态,不停的走村入户进农田,只为践行他“富裕农民、振兴农业”的初心:多引进一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多培育一些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多塑造一些农业新品牌。

荣誉证书记录下了他砥砺前行的脚印。参加工作以来,他连续5年被评为五河县“非常满意”农技员,连续三年年度考核被定为“优秀”等级,并获得县嘉奖2次,市记功1次。他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到了助力农业振兴和农民增收上,不知牺牲了多少个休息日。但他却淡淡地说:“扎根农村,为乡亲们力所能及做些好事、干些实事,心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