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会区再辟秸秆综合利用新通道
一是建立三级包保体系。禹会区建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区、乡镇、村三级包保组织,成立区级督察巡查组、执法保障组。
二是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调整。禹会区大力培育全托管经营主体,推进土地规模流转。在所托管的土地上,托管经营主体种植易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的优质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
三是建立农作物收获机械准入制度。所有收获机械必须配备秸秆粉碎或打捆等相关设备,未加挂秸秆粉碎或打捆等相关设备的收获机械农机主管部门不发放跨区作业证,不得下田作业。
四是做好技术服务指导工作。派出农机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做好新机具的推广培训工作,帮助广大农机手做好机械保养、维修。
五是成立秸秆收储运队伍。动员村干部、农村闲散劳动力加入秸秆收储运队伍中,全区有20个村与秸秆经纪人签订合同。建立了企业支付费用、收储利润村民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收储点运营管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