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特色产业扶贫 我们在行动】怀远县万福镇砖桥村产业扶贫典型案例

发布日期:2020-08-31 15:41 信息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量: 【字体:  

一、村级概况

砖桥村位于怀远县万福镇西南部,距镇政府约10公里。东西贯穿怀远至蒙城县柏油路,南北贯穿乡村柏油路,南邻后集村,北靠找母村,西接回汉村,东连刘圩村。全村现有10个自然庄,10个自然庄,1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58户,总人口3823人,劳动力1538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7户,204人。全村现有耕地面积8100亩,主要种植以水稻、小麦种植为主,2017年经县农委审核认定“一村一品”——稻田生态种养专业示范村,认定面积3200亩。同时,砖桥村也是农业部—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GEF)气候智慧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项目区之一。2014年砖桥村经过申请、审核、公示成为了贫困村,经过三年的发展于2016年底顺利的完成了贫困村的出列任务。

二、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概况

2012年,该村引进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安徽地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流转村内耕地6800亩。经过几年的发展与建设,已形成了优质良种繁育、绿色稻米生产、稻田鸭鱼生态养殖、果蔬杂粮生态种植、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营销等6大产业体系,拥有“神州地发”牌种子,万福“梨胖子”黄金梨、“稻地飞鸭”精品麻鸭和万福“稻鸭米”4个品牌农产品。


1.推进高标准生态农田建设。积极争取涉农涉水项目,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建设生态大沟6km,新建小型排灌泵站2座,平整治理示范区所有低洼地,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确保“灌的上、排得出”。新修农田砼道路5km、机耕砂石路10km,农田林网绿化提升植树造林3万株,把砖桥村建成集生产、生活、生态、休闲一体的生态农田示范区。

2. 发展品牌粮食生产。突出龙头带动、品牌对接和生产创新,村级产业发展按“三片两园一带”建设规划布局,以品牌粮食绿色生产为主导,重点推进5000亩稻鸭共生生态种养、优质高效小麦绿色生产示范片建设,创建成绿色稻米小麦品牌粮食生产示范基地,发展专用品牌和订单农业。

3. 大力发展稻田生态种养。该村以2016年百亩稻鸭共生生态种养实验为基础,以千亩稻渔综合种养“双千”工程示范片建设为引领,扩大稻田综合种养、水产养殖面积,创建3200亩稻田生态种养高效养殖示范基地,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创业增收。

4. 兴建生态观光产业园区。立足现有100亩无公害晚秋黄梨生产基地,50亩无公害设施瓜菜生产基地,以有机农产品生产认证为核心,建设300亩“梨胖子”生态采摘园、500亩设施蔬菜标准园,形成观光生态产业园区。


5. 实施农产品就地转化。依托原生态甘薯、马铃薯产业示范基地,拟建设甘薯、马铃薯制粉及粉丝加工厂1座;依托有机蔬菜瓜果生产示范基地,建设1座低温冷藏保鲜库,推进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拓宽贫困人口就业路径。

6. 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以安徽地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组建了砖桥村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引导支持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建立紧密的农产品产销合作关系。强化与兄弟食品、天雪面粉等稻米加工龙头企业联合协作,建立优势农产品产地,打造产业加工集群。


7. 推进农产品直销营销。依托安徽地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组建农产品电商平台,强化与三文鱼、农金社区e银行等电商企业及网络平台联合,推进绿农产品网上营销。建立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加强与市委党校、安财等校企、团队对接,推进优势农产品线下销售。实施名优土特产品进超市、进酒店、进喜铺,拓展产品销售市场。

下一步,该村将进一步强化龙头企业带动,按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壮大村级“一村一品”产业项目,打响稻田生态种养品牌,提升特色农产品规模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发展能力,在引领带动村民及周边群众和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的同时,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