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推进结构调整打造“生态友好型”渔业
去年全市渔业产量120.5万吨,产值达35.38亿元,同比增加4.3%。
退网还湖清水源。全面开展大水面“退网还湖”工作,截至去年底,共拆除围栏网13933公顷。今年1月我市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全省排名第五,达标率95%。
禁渔放流建生态。每年3月1日至6月30日开展淮河流域禁渔行动,严厉打击“电毒炸”等违法行为,去年查办违规违法案件总数70件,查获涉案人员120人次。开展淮河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每年放流苗种10余种,300余万尾。
稻渔种养拓渔源。实施稻渔综合种养“5211”计划,支持种养户通过“一水二用”实现粮渔双赢。去年全市稻渔种养面积达4.5万亩,同比增长32%。
优势渔品提质量。通过举办“螃蟹节”“甲鱼节”等活动,将“五河螃蟹”打造成“中国河蟹第一街”;“喜佳牌”中华鳖荣获中国渔博会金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