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积极应对干旱寒潮做好在地作物越冬管理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农业农村局:
11月下旬以来,全省范围内缺少有效降雨,农田普遍出现表墒不足,部分地区呈轻旱至中旱状态。据省气象部门预报,12月23日夜至25日受强冷空气影响,我省将出现寒潮天气,全省平均气温将下降8~10℃,局部降幅可达10℃以上,并伴有8级阵风。旱冻叠加可能会对在地小麦、油菜等主要农作物形成冻害。为切实做好补墒防寒工作,抓好在地作物越冬管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此次寒潮天气影响范围广、降温幅度大,在地作物将陆续进入越冬期,能否安全越冬,直接关系到明年夏季粮油丰产和农民增收。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认识到补墒防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摆在当前农业生产工作的首要位置,层层压实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部署安排,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努力减轻极端天气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把抗旱补墒作为应对寒潮的关键措施,扎实推动落实落地,持续抓好越冬期田间管理,确保今冬明春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二、迅速组织发动农户。各地要摸清当前的旱情、苗情,主动与当地气象部门做好对接会商,及时掌握气象变化情况。要根据当前苗情、墒情特点和天气过程变化,因地制宜启动相关应急预案。要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方式,通过微信、手机短信、网站、报纸等多种渠道向广大农户发布动态信息,对寒潮大风天气过程提早预警。要动员引导农户立即行动,自发抗旱,主动应对寒潮降温。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迅速掀起补墒防寒工作热潮。
三、做好技术指导服务。要从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入手,及时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落实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制度,把补墒防寒的科学技术措施送到农户手中。提倡节水灌溉,防止大水漫灌,一般每亩浇水20立方左右,浇水后及时划锄,松土保墒,防止地表龟裂,避免透风伤根死苗。浇水一般在日均气温3℃以上为宜,日均气温低于0℃要停止浇水。各地要以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冬闲田扩种油菜项目区为重点,按照旱情轻重程度,有序推动受旱地块全面落实补墒措施,切实应对寒潮降温。
四、落实蔬菜稳产保供。冬季既是蔬菜生产的关键期,又是“两节”的消费需求高峰。此次寒潮带来的大风降温天气,可能会对露地蔬菜形成冻害,对大棚、温室等设施造成破坏。要在寒潮来临前,适当尽早采收,科学贮藏,确保免遭冻害,对温室大棚全面检查,做好修补加固,提高棚室对大风的抵抗能力,及时放下草帘或者保温被进行保温。如果极端温度较低且持续时间较长,可在大棚内燃烧增温块。降雪地区要及时加支立柱并清扫积雪,防止积雪压塌温室。灾害天气结束后,要及时通风排湿,控制病害发生,确保生产供应保持稳定。
五、严格执行工作纪律。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值班值守,时刻保持通信联络畅通。要切实将有关防范措施按时落实到位,紧盯寒潮发展形势,关注苗情墒情变化,一旦发生灾害,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最大程度减少损失。要及时主动收集、核实和反映灾情,坚持做好灾情和救灾进展情况调度。要加大重要紧急情况信息报送力度,切实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对由于工作失职失责,造成农业生产等重大损失的,将依纪依规,严肃处理。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2021年12月23日